醫療器械注冊單元劃分概述——注冊單元劃分常見問題解答
從事醫療器械注冊的小伙伴們可能都為同一個問題苦惱過,那就是醫療器械注冊單元的劃分。企業所設計開發出的產品,其所包含的產品范圍,是否可通過一個注冊單元完成注冊,從而
來源:醫療器械注冊代辦 發布日期:2025-07-29 閱讀量:次
聊聊“創新醫療器械是否可以委托生產?”這個話題。作為整天跟醫療器械注冊打交道的專業人士,這個問題確實很常見,也挺關鍵的。簡單來說,答案不是絕對的“行”或“不行”,得看具體情況,特別是得查查國家藥監局的那個“黑名單”——《禁止委托生產醫療器械目錄》。不過,原則上是允許的,這對很多研發型公司可是個大利好! 下面我就把這事講明白。
首先得明確一點,能委托生產的創新醫療器械,前提是它不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禁止委托生產醫療器械目錄》(2022年第17號)里頭。 這個目錄里主要是一些高風險、對生產環境和工藝要求極其嚴格的器械,比如某些高風險的植入性醫療器械。
不在這個“黑名單”里,那這事兒就有門兒了。法規依據主要是《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739號)。條例第三十四條寫得明明白白:醫療器械注冊人、備案人可以自行生產,也可以委托符合條件的企業生產。
為啥現在大家特別關心創新器械能不能委托生產?這主要得益于一個重要的制度創新——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
過去的老規矩(“捆綁”模式)是:誰想注冊產品,誰就得自己建廠拿生產許可證。這對資金有限的研發型公司,尤其是初創企業,簡直是道難以逾越的坎兒。要么砸錢建廠,要么把技術成果賣掉,試錯成本太高了!
注冊人制度的核心就是“解綁”:符合條件的醫療器械注冊申請人(最終成為注冊人),可以單獨申請到醫療器械注冊證,然后委托給那些具備相應資質和生產能力的企業去生產。 這就大大降低了創新和創業的門檻,讓研發公司可以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研發環節,把生產交給專業的“代工廠”(通常稱為受托生產企業)。
知道了能委托,那具體怎么操作呢?這里有幾個關鍵環節。
雖然生產可以委托,但注冊人可不能當“甩手掌柜”。法規要求注冊人必須是具備相應資質和責任承擔能力的企業或科研機構。 最關鍵的是,注冊人必須建立完善的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并且對委托生產的醫療器械質量負全責。 這意味著注冊人得有懂行的人來管理整個流程,確保受托企業按規矩生產,產品最終是安全有效的。
找誰來生產?不是隨便找個廠就行。受托生產企業必須 具備相應的醫療器械生產資質(生產許可證或備案憑證) ,并且其生產范圍必須涵蓋你要委托生產的產品。 簡單說,受托方得是“持證上崗”且“專業對口”的合法合規生產企業。
找到合適的“代工廠”后,雙方必須簽訂詳盡的委托協議和專門的醫療器械委托生產質量協議。 這個協議可不是走形式,它必須明確規定清楚:
(1)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誰負責什么,出了問題找誰。
(2)知識產權的歸屬和保護:你的核心技術專利、商標等怎么保護,受托方必須保密,不能亂用。
(3)保密條款:技術資料、生產工藝、商業信息都是機密,必須嚴格約定保密責任。
(4)生產過程控制要求:注冊人如何監督、受托方如何按法規(GMP)、產品技術要求和協議來生產。
(5)質量控制與放行:產品怎么檢驗合格,最終誰拍板放行上市。
(6)上市后責任:比如產品上市后出了不良事件監測、召回、售后服務這些事,誰負責處理,怎么配合。
委托關系確定了,不是馬上就能生產。根據法規要求和產品類別(I、II、III類),委托方(注冊人)需要向自己所在地(或注冊人制度試點規定的)的省級或市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委托生產相關的備案或許可手續。 不同地區、不同類別的產品具體要求可能略有差異,得按當地藥監部門的要求來。
協議簽了,手續辦了,生產開始了,注冊人的責任一點沒減輕。必須加強對受托生產企業生產行為的監督管理。 這包括定期去受托方現場審核、檢查生產記錄、監控產品質量、審核檢驗報告等等。確保受托方是嚴格按照你們約定好的要求和法規在生產。注冊人自己也得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來履行這個監督管理的職責。
好了,關于“創新醫療器械是否可以委托生產?”這個問題,咱們可以明確地總結一下:
原則上,不在《禁止委托生產醫療器械目錄》(2022年第17號)中的創新醫療器械可以委托生產。這個“可以”的背后,是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的支撐,它解綁了注冊和生產許可,為研發創新打開了方便之門。實際操作中,委托方(注冊人)必須承擔起產品質量的主體責任,具備相應的管理能力,選擇有資質、生產范圍匹配的受托企業,并通過簽訂嚴謹詳盡的協議明確雙方權責,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和保密。最后,別忘了向監管部門履行必要的備案或審批程序,并在生產過程中切實履行好監督管理的職責。整個過程的核心就是:合規是底線,質量是生命,責任要清晰。對于不在禁止目錄里的創新醫療器械,委托生產是一條可行的、能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徑。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鄭州思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醫療器械產品政策與法規規事務服務,提供產品注冊備案申報代理、臨床試驗、體系建立輔導、分類界定、申請創新辦理服務。
從事醫療器械注冊的小伙伴們可能都為同一個問題苦惱過,那就是醫療器械注冊單元的劃分。企業所設計開發出的產品,其所包含的產品范圍,是否可通過一個注冊單元完成注冊,從而
醫療器械的使用壽命是指醫療器械從規劃、設計、生產、銷售、安裝調試到使用、維修、維護檢測、報廢的全過程。而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械的應用質量和安全管理在整個壽命過程中占重
隨著醫療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長,根據市場的需求各醫療器械生產廠商需要符合國家和地區的質量體系法規越來越多,所以經常會碰到出處于不同法規或標準的一些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剛接觸醫療器械CRO行業的小伙伴,在學習文件法規資料的同時,常看到一些英文類專業名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見的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專業術語......"
2019年5月31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于實施醫療器械注冊電子申報的公告(2019年第46號)》,從2019年6月24日正式實施電子申報,從11月1日起提交國家局的注冊資料都需要按照電子申報目錄
醫療器械注冊證是依照法定程序,對擬上市銷售、使用的醫療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進行評價,決定同意其銷售、使用后發放的證件,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統一制定。"
眾所周知,醫療器械分為三類,一類采用備案制,二三類采用注冊制管理,等級越高,管理越嚴格。一類醫療器械都是免臨床的,因此備案工作比較簡單不繁瑣。而二三類醫療器械除免臨床產品
臨床試驗得出正確的結論需要嚴謹的試驗設計,雙盲隨機平行對照臨床試驗仍是證據等級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據《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設計指導原則》(2018年第6號)(下稱《原則》),隨
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時需要提交產品的檢測報告,并且注冊申請資料中的產品檢測報告應當由具有承檢資格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出具
我們都知道,一個醫療器械產品想要上市銷售除了辦理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外,還需要辦理醫療器械注冊證,而三類醫療器械產品又屬于風險級別最高,管控級別也最嚴,那么三類醫療器械產品
行業資訊
知識分享
八年
醫療器械服務經驗
聯系思途,免費獲得專屬《落地解決方案》及報價
咨詢相關問題或咨詢報價,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系
思途CRO——醫療器械注冊臨床第三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