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臨床試驗用藥的接收、保存、使用及回收
試驗用藥品是指用于臨床試驗的試驗藥物、對照藥品。試驗用藥品滲透到了臨床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包括藥物的生產、包裝、運輸、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們從臨床試驗中
來源:醫療器械注冊代辦 發布日期:2023-10-10 閱讀量:次
?
俗話說“一白遮百丑”,在我國女性消費者中,對肌膚白皙的追求也是他們使用化妝品的重要訴求之一,因此美白類化妝品在中國乃至亞洲深受消費者歡迎,化妝品企業也十分看好這一市場,紛紛推出自己的美白產品。
美白化妝品一般是指有助于減輕或減緩皮膚色素沉著,達到皮膚美白增白效果的化妝品。由于此類產品風險程度相對較高,《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明確其屬于特殊化妝品范疇并實行注冊管理。
目前,我國對于美白化妝品的判定主要基于產品的標簽宣稱和產品內在屬性。另外,相關部門正在籌備起草化妝品美白劑清單,預計清單發布后會對我國美白化妝品的界定產生進一步的影響。
需要提醒消費者注意的是,在我國通過物理遮蓋形式達到皮膚美白增白效果的產品也歸于祛斑美白類化妝品管理,不過這類產品數量相對較少,許可批件上的產品類別處印有“祛斑美白類(僅具物理遮蓋作用)”字樣,在此類產品標簽上也需要明確標注“僅具物理遮蓋作用”以示區分。這類產品僅僅是起臨時的遮蓋性美白作用,并不會真正使原有皮膚顏色變白,因此大家在選購祛斑美白化妝品時要特別注意這兩類產品的區別。
從組成看,化妝品一般是由各種原料經過物理混合得到的產物,化妝品的功效可以看做是其所使用原料功能的集中體現。也就是說美白化妝品所具有的美白功效,依賴于產品中添加的美白劑品種及用量。
除了以物理遮蓋方式達到美白增白效果的產品外,目前,美白化妝品的作用機理主要包括: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阻斷黑色素的轉運,還原黑色素,促進表皮黑色素的脫落等,根據配方中所用具體美白劑不同,產品的美白作用通常是通過其中一種或多種機理及原料組合來體現的。
在我國及日本、韓國化妝品中常用的美白劑包括:熊果苷、煙酰胺、光甘草定、苯乙基間苯二酚、抗壞血酸(即維生素C)、抗壞血酸葡糖苷、3-鄰-乙基抗壞血酸、抗壞血酸磷酸酯鎂、凝血酸、甲氧基水楊酸鉀、紅沒藥醇等。其中美白植物成分主要包括油溶性甘草提取物、構樹葉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等。
二氧化鈦、氧化鋅、云母、滑石粉等原料是常用的物理美白成分。
凡事都有兩面性,企業追求美白化妝品的美白效果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
黑色素的生成實際上是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體現,它是黑色素細胞內重要氨基酸——酪氨酸經一系列復雜的生化代謝轉化而生成,并且受到多種因素因素影響。比如紫外線的照射會使黑色素細胞合成產生更多的黑色素,使皮膚變黑從而保護皮膚細胞免受紫外線的傷害。因此,美白化妝品對黑色素合成的抑制要適當,如果作用過強可能會嚴重干擾黑色素生成而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產生不利影響。此外,由于酪氨酸和酪氨酸酶也參與體內兒茶酚胺激素的代謝,美白劑過度作用也可能對兒茶酚胺激素的代謝產生不良影響。
添加杜鵑醇的美白產品引起使用者皮膚產生“白斑”的事件就是此類產品造成消費者皮膚傷害的典型案例。因此,這也要求我們的生產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在開發美白化妝品時開展全面的安全性評估,以切實保證此類產品的使用安全。
國際上對美白劑使用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也是給予了持續的關注,對相關原料的安全性不斷有新的認識。2021年11月,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發布了關于化妝品美白成分曲酸的初步評估意見稿SCCS/1637/21,結論是曲酸存在潛在內分泌干擾特性,當前歐盟化妝品中允許使用的最大濃度1%將不再被認為是安全的,曲酸被列入SCCS優先重新評估的清單中。國內外有關美白劑安全評估信息值得我們相關企業給予關注。
在我國,對美白化妝品劃歸特殊化妝品范疇并實施嚴格監管正是基于該品類產品較高的安全風險。對美白類產品進行更嚴格管理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日本將化妝品分為普通化妝品及醫藥部外品。美白類產品在日本被界定為醫藥部外品,上市前需經過厚生勞動省審查許可,批準后方可銷售。
根據韓國《化妝品法》,將化妝品分為一般化妝品和機能性化妝品。美白化妝品屬于機能性化妝品,上市前需經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廳審核、批準。
現在,化妝品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產品,消費者了解化妝品功效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看標簽宣稱。標簽上的內容尤其是功效宣稱會對消費者購買化妝品的行為產生直接影響。
而一個化妝品具有的功效主要是由其配方里所添加的功效原料的種類、添加量、規格、產品使用方式等因素決定的。
根據《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新申請注冊的祛斑美白類化妝品,應當由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機構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開展人體功效評價試驗、并出具報告,由化妝品注冊人在國家藥監局指定的專門網站上傳產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
同時,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規定,化妝品標簽全成分標示要求,化妝品配方中所有不超過0.1%(w/w)的成分應當以“其他微量成分”作為引導語引出另行標注。
上述兩項法規也說明國家監管部門十分重視化妝品功效宣稱管理,關注消費者的知情權,其實施后必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不良企業美白功效的虛假、夸大宣稱以及功效成分的概念性添加等誤導消費者的違規做法。引導企業乃至整個行業更加重視研發、注重提升自身產品品質,進而促進整個行業的高品質健康發展。
首先,應該通過正規渠道選購美白化妝品,購買的產品標簽中必須要有國家藥監局的產品批準文號,即:如2021年批準的國產祛斑美白類產品為“國妝特字G2021XXXX”,進口產品為“國妝特進字J2021XXXX”。也可以通過國家藥監局官網或國家局“化妝品監管”APP核對產品注冊信息與實際標簽標注的信息的一致性。選購時注意區分祛斑美白類中的僅具物理遮蓋的產品。
避免購買標簽上有明顯違規宣稱的產品,如“快速美白”“七日白”“醫學美白”等,因為有些假冒偽劣產品正是通過這些虛假宣稱激發消費者購買欲望,上述宣稱的背后常常會涉嫌一些非法添加的情形,如非法添加激素和鉛、汞等禁用物質,反復使用激素類產品會使皮膚異常敏感,變成“激素臉”引發依賴型皮炎,嚴重的會對神經系統等造成危害。
根據季節特點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對敏感皮膚的消費者在局部皮膚試用后再使用。使用前注意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尤其是一些警示用語。如使用后出現皮膚紅腫、刺癢等癥狀應立即停用,嚴重者應及時就醫。
在使用美白化妝品的同時一定要盡可能減少日曬對皮膚產生的影響,尤其是使皮膚曬黑的長波紫外線UVA,否則會影響產品的美白效果,建議在春夏季節外出時配合使用防曬化妝品。
前不久,國家藥監局在進行國產普通產品備案質量抽查時發現一些企業在普通產品中添加了僅具有美白功效的原料苯已基間苯二酚(商品名SymWhite®377,俗稱377),該原料是2012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化妝品新原料,批準的唯一使用目的是“美白肌膚,通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從原料使用角度看,在普通化妝品中使用該原料美白以外的功效超出了該原料批準的使用目的,應按照新原料注冊、備案規定完成注冊或備案后方可使用。從產品配方角度看,在普通產品配方中添加唯一一個使用目的為美白劑的原料,且該原料沒有其它功能,意味著添加該原料的產品應具有美白功能,或者說企業的這種做法暗示該產品具有美白功能,該產品應該按照祛斑美白類化妝品進行管理,產品進行注冊后方可上市銷售。
上述添加了苯已基間苯二酚的備案普通產品涉嫌違反《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各省藥監局已經開始依法進行處置。
美白劑屬于風險相對較高的一類原料,建議企業在使用此類原料時應該充分了解其來源、性質、適用范圍、使用條件、法規要求等,完成全面的安全評估后再行使用,以確保其使用安全。
化妝品中很多原料同時具有多重功效,比如抗壞血酸及其衍生物除了美白功效外,還具有抗氧化作用;紅沒藥醇既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舒緩作用,許多配方師認識這個原料首先是基于其舒緩功效。在美白清單尚未出臺前,化妝品企業應該根據原料的來源及自身特點合理選用使用目的應用于產品中,避免由于忽視一些特定原料的性質及所應用產品的屬性而重蹈“377”的覆轍。
來源:中國醫藥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鄭州思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醫療器械產品政策與法規規事務服務,提供產品注冊備案申報代理、臨床試驗、體系建立輔導、分類界定、申請創新辦理服務。
試驗用藥品是指用于臨床試驗的試驗藥物、對照藥品。試驗用藥品滲透到了臨床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包括藥物的生產、包裝、運輸、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們從臨床試驗中
醫用冷敷貼可以每天使用,但是不建議長期每天使用。醫用冷敷貼安全性比較高,而且功效也明顯,更適合皮膚出現問題的時候使用,如果皮膚沒有什么皮膚問題,使用起來可能和一般
醫療器械的定義: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件。其用于人體體表及
受試者為新疆維吾爾族人,僅會維吾爾語,有知情能力,但無法使用漢語進行書寫、溝通及交流,此患者是否可以入組臨床試驗?
體外診斷試劑是臨床疾病預測、預防、診斷、治療監測、預后觀察和健康狀態評價的重要手段,是臨床醫學研究的重要基礎,現代檢驗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體外診斷試劑應用于臨床、
通過同品種醫療器械臨床使用數據進行分析評價是《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中的三種臨床評價路徑之一,該評價路徑要求繁瑣內容較多,很多申請人在采用此評價路徑時出現
盡管目前醫療器械注冊審評時,對醫療器械效期確定相對較為寬松。但是,我們在執業過程中,還是感覺到有必要科普一下有關醫療器械使用期限確定方面的知識。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由口罩面體和拉緊帶組成,其中口罩面體分為內、中、外三層,內層為親膚材質,中層為隔離過濾層(熔噴布就在這一層),外層為特殊材料抑菌層。這種高效醫用
醫療器械在現代醫療體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簡單的體溫計到復雜的MRI機器,每一種器械都有其特定的使用目的。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醫療器械的使用目的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疾病的診斷、預防、監護、治療或者緩解;損傷的診斷、監護、治療、緩解或者功能補償;生理結構或者生理過程的檢驗、替代、調節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維持;妊娠控制;通過對來自人體的樣本進行檢查,為醫療或者診斷目的提供
對于需要連續使用的第二類創面敷料類產品的生物相容性評價,接觸時間的考量是一個關鍵因素。生物相容性評價的目的是確保醫療器械在與人體接觸時不會引起不良反應,保證產品
行業資訊
知識分享
八年
醫療器械服務經驗
聯系思途,免費獲得專屬《落地解決方案》及報價
咨詢相關問題或咨詢報價,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系
思途CRO——醫療器械注冊臨床第三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