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試驗中的單盲、雙盲、三盲、破盲是什么意思?
盲法試驗常用的有兩種:單盲(single blinding)和雙盲(double blinding),更嚴格的對照試驗要用到三盲(triple blinding),在對照藥物和試驗藥物劑型或外觀不同時,還要用到雙盲雙模擬技
來源:醫療器械注冊代辦 發布日期:2025-07-16 閱讀量:次
在定性檢測試劑臨床試驗里,當你的試驗體外診斷試劑(就是你要注冊的那個新試劑)和用來對比的方法(比如已上市的好試劑或者金標準方法)測出來的結果不一樣了,該怎么辦。這個問題挺關鍵的,直接關系到怎么判斷你的新試劑到底好不好用。
做定性檢測試劑的臨床試驗,核心目的就是看看你這個新試劑測的準不準。怎么判斷準不準呢?通常就是拿它和一個公認靠譜的方法比,這個靠譜的方法就是“對比方法”。但試驗做下來,有時候會發現,同一個樣本,你的新試劑說是陽性,對比方法說是陰性;或者反過來,新試劑說陰性,對比方法說是陽性。這就是檢測結果不一致了。遇到這種情況千萬別慌,也別想著隨便糊弄過去或者直接忽略。國家藥監局的指導原則和官方答疑里都明確說了,必須認真對待這些不一致的結果,有一套規范的處理流程。 思途CRO在項目中就經常要幫客戶處理這類問題。咱得把這些不一致的樣本搞清楚,弄明白會不會影響最終對你新試劑性能的判斷。下面就是具體的處理步驟。
這步很簡單,就是把所有試驗數據拿出來,一個個樣本看。主要看兩種結果:
(1)你的新試劑測出來是陽性,但對比方法測出來是陰性。
(2)你的新試劑測出來是陰性,但對比方法測出來是陽性。
把這些樣本都挑出來,單獨列個清單。記住,這些樣本非常重要,不能隨便扔掉不管。
把這些不一致的樣本挑出來后,不能放著不管,得好好想想為啥會不一樣。可能的原因其實挺多的:
(1)樣本本身的問題:樣本是不是放太久了變質了?采集的時候操作不規范?或者樣本里有什么干擾物質影響檢測?
(2)操作問題:做試驗的人操作失誤了?比如加樣量不準、孵育時間不對、洗板沒洗干凈等等。
(3)試劑問題:你的新試劑本身可能在這個樣本上表現不穩定?或者對比方法(即使是好試劑)也可能偶爾出點小差錯?
(4)臨界值附近:樣本本身的指標濃度正好卡在你設定的陽性判斷值(Cut-off值)附近,這種樣本本身就容易測不準,兩邊結果波動一下就可能不一樣了。
(5)方法學差異:你的新試劑和對比方法用的檢測原理可能不一樣(比如一個用抗體,一個用核酸擴增),針對的目標物也可能有細微差別,這本身就可能導致在某些樣本上結果不同。
好好查查實驗記錄,看看這些樣本當時的檢測情況,操作有沒有問題,儀器狀態怎么樣。這一步分析主要是為了心里有數,看看問題大概出在哪。
光分析原因還不夠,為了更清楚地知道到底誰測對了、誰測錯了,或者這個樣本真實情況到底是什么,需要對這些不一致的樣本進行“復核”。
(1)用什么復核? 最理想的是找一個更權威、更準確的方法,也就是“臨床參考標準”。比如,診斷某種感染的試劑,可以用病原體分離培養鑒定(如果可行的話)或者公認的核酸檢測金標準方法來做最終判定。如果找不到完美的金標準,也可以用其他被廣泛認可、相對更可靠的方法。
(2)關鍵點:這個復核工作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做復核,必須在你開始做臨床試驗之前,就寫在你的臨床試驗方案里! 不能等結果出來了再臨時想轍。方案里要寫清楚復核的方法是什么,依據是什么。
(3)復核結果怎么用? 復核出來的結果很重要,它能告訴你:
a.到底哪個試劑/方法在這個樣本上測對了?
b.這個樣本的真實狀態到底是什么(陽性還是陰性)?
c.幫助你更深入地理解為什么會出現不一致。
但是!請注意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定:這個復核出來的結果,不能直接混到原來你統計新試劑性能的數據里去! 比如原來你算靈敏度、特異度、總符合率、Kappa值這些指標,是用新試劑和對比方法直接比較的數據來算的。復核結果不能加進去重新算這些指標。它只能用來單獨分析不一致的原因,以及幫助你判斷不一致結果是否影響整體結論。 這點在《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試驗指導原則》等文件里反復強調。思途CRO在幫客戶整理報告時對此非常注意。
前面幾步都做完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綜合看看這些不一致的結果,特別是復核分析的結果,到底會不會影響你對你這個新試劑整體性能的判斷?
(1)不一致樣本多不多? 如果只是零星幾個樣本不一致,而且復核發現大多是操作失誤或者樣本本身問題,或者兩邊都在臨界值附近波動,那可能對整體性能評價影響不大。
(2)不一致集中在哪? 是主要集中在某一類樣本上(比如某種疾病、某種樣本類型)?還是分散在各個地方?如果集中在一類,可能說明你的新試劑在這個特定情況下有局限性。
(3)復核結果偏向誰? 如果復核結果顯示大部分是新的試劑測錯了,那問題就比較嚴重了,說明它的準確性可能達不到要求。如果大部分是對比方法測錯了,那說明你的新試劑可能在某些方面更優,但也得分析清楚原因。
(4)總體性能指標怎么樣? 最后還是要回頭看整體統計出來的性能指標(靈敏度、特異度、符合率等)是不是達到了你方案里設定的臨床可接受標準?如果達到了,而且不一致樣本有合理解釋,那一般問題不大。如果沒達到,或者不一致樣本數量多且無法合理解釋,那可能就通不過審評了。
(1)總共發現了多少不一致樣本。
(2)對這些樣本做了哪些復核分析(用了什么方法)。
(3)復核的結果大概是什么情況。
(4)你認為這些不一致會不會影響最終判定新試劑的性能,理由是什么。
在定性檢測試劑臨床試驗里,遇到新試劑和對比方法結果不一致,這事兒很正常,關鍵是要按規矩處理好。核心步驟就四步:先把不一致樣本找出來;然后分析可能的原因;接著用更靠譜的方法(臨床參考標準或其他恰當方法)對這些樣本再做一次,看看到底誰對誰錯,樣本真實情況是啥,這一步的方法必須提前寫在方案里;最后,結合復核結果和整體數據,判斷這些不一致會不會影響最終結論。千萬記住,復核得到的新數據,不能混到原來統計性能的數據里重新計算指標。 把這些步驟做到位了,分析清楚了,才能在報告里給審評老師一個清晰、可靠的交代,說明你的新試劑性能到底如何。 思途CRO在協助客戶進行醫療器械注冊申報時,嚴格遵循這些原則來處理不一致結果。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鄭州思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醫療器械產品政策與法規規事務服務,提供產品注冊備案申報代理、臨床試驗、體系建立輔導、分類界定、申請創新辦理服務。
盲法試驗常用的有兩種:單盲(single blinding)和雙盲(double blinding),更嚴格的對照試驗要用到三盲(triple blinding),在對照藥物和試驗藥物劑型或外觀不同時,還要用到雙盲雙模擬技
剛接觸CRO行業的小伙伴,在學習文件法規資料的同時,常看到一些英文類專業名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見的臨床試驗專業術語: CRO行業的常用術語解釋: 1:新藥研發
試驗用藥品是指用于臨床試驗的試驗藥物、對照藥品。試驗用藥品滲透到了臨床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包括藥物的生產、包裝、運輸、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們從臨床試驗中
不少二三類需要臨床的產品,客戶一聽到臨床報價就退縮。既然這么貴,還不如自己做......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臨床報價費用都由哪些組成?費用都誰收走了?自己做又有哪些風險?文
大多數CRO公司在臨床試驗現場啟動會(SIV)上,常由CRA主導。作為一名有上進心的CRA必須清楚的了解到臨床試驗現場啟動考察的流程,再分享一些本人在啟動會考察的細節,請看下文。
生物樣品分析在臨床試驗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臨床試驗研究中一個關鍵的環節,在臨床試驗過程中,CRC很多時候也會被授權參與生物樣本的管理,因此我們小伙伴們也要掌握這項
在臨床試驗中,無論是監查員、質控人員或者項目管理人員到研究中心查看項目資料的時候,總會多多少少發現一些問題,有些問題可能大家都比較熟知,但處理手法五花八門的。處理
我國GCP的附錄中也列出了類似必備文件,詳細內容讀者可以參考這兩個規范的附錄部分。——《藥物臨床試驗與GCP實用指南》......下面介紹研究者應當保存的重要文件及要求。"
醫學的進步是以研究為基礎的,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賴于以人作為受試者的試驗。--《赫爾辛基宣言》。Ⅰ期臨床研究目的是確定可用于臨床新藥的安全有效劑量與合理給藥方案。根據
隨機化被奉為臨床試驗設計的三大基本原則之一,隨機臨床試驗被視為臨床試驗的“金標準”,所產生的證據被循證醫學界確定為高等級證據。對于醫療器械臨床試驗,2018年1月由CFDA發
行業資訊
知識分享
八年
醫療器械服務經驗
聯系思途,免費獲得專屬《落地解決方案》及報價
咨詢相關問題或咨詢報價,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系
思途CRO——醫療器械注冊臨床第三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