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臨床倫理審查、遺傳辦和合同審查申請流程
前面文章介紹過復腫的SSU立項流程,立項通過以后就可以進行下面三步了,分別是:倫理審查申請,遺傳辦申請(如需),合同審查申請。在復腫的伊柯夫網站上,立項通過后,這三步
來源:醫療器械注冊代辦 發布日期:2025-07-26 閱讀量:次
干醫療器械注冊這行的朋友,特別是做體外診斷試劑(IVD)的,肯定都打過交道——“分類界定”。簡單說,這就是國家藥監局(NMPA)根據你產品的風險程度(比如是不是用在關鍵診斷、是不是侵入性的、技術新不新等等),給它定個“身份”:是一類(風險最低,備案管理)、二類(中等風險,省局注冊管理)還是三類(高風險,國家局注冊管理)。拿到這個“身份證明”(分類界定結果),你才知道后續該走備案還是注冊的路子,準備啥材料。但問題來了,產品在研發、生產過程中,免不了會有調整變化。這時候大家就犯嘀咕了:我這產品之前已經拿到分類界定了,現在有變化,是直接在原來的基礎上改改(申請變更)呢?還是說這個變化太大,得把之前的“身份證明”推倒重來,重新去定一次“身份”(重新申請分類界定)?今天咱們就把這個“變”與“不變”的界限說明白。
這里要敲黑板了!分類界定結果本身,不是一個可以單獨“申請變更”的東西。它是對你特定時期、特定狀態下產品風險屬性的一個判定結論。這就好比,一個人成年時辦了身份證,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性別這些身份核心信息,是不能因為你后來搬家、換工作就“變更”的,它們是固定的。產品的預期用途、基本技術原理,就相當于它的“身份核心信息”。
(1)比方說,你之前的產品是用免疫層析法測個普通炎癥指標(可能是二類),現在研發升級了,改成用基因測序技術來測腫瘤相關突變(這技術原理、風險都大幅提升)。這就像是“人”的本質屬性發生了根本變化,原來的“身份證明”(分類界定結果)顯然不適用了。這時候,你就需要重新申請分類界定,讓藥監局根據產品的新“身份”重新判定它該歸為幾類。
(2)再比如,你產品的預期用途從輔助診斷某個普通疾病,變成了用于伴隨診斷指導腫瘤靶向用藥(這臨床意義和風險等級完全不同)。這也是核心“身份”的重大改變,也需要重新申請分類界定。
(3)網上很多討論也提到,如果產品變化涉及到了《體外診斷試劑分類規則》或者《6840體外診斷試劑分類子目錄》里提到的那些決定類別的關鍵因素(比如檢測物是不是麻醉/精神/毒性藥品、是不是用于血源篩查等),那基本就意味著類別可能變動,必須重新界定。
分類界定結果本身不能變,但基于這個結果拿到的“許可證”(醫療器械注冊證或備案憑證)上面記載的很多具體信息,是可以在產品本身風險可控范圍內進行調整的。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注冊變更”或“備案變更”。
(1)這主要是改“戶口本”上的聯系信息,不改產品本身。比如:公司名字改了、注冊地址換了、境內生產地址挪地方了(注意:生產地址變更要先搞定生產許可證變更)、或者國內代理人的信息變了。
(2)這類變更,只要資料齊全、符合要求,藥監局一般10個工作日內就能給你發個《醫療器械注冊變更文件》,效率挺高的。它相當于在你原來的“身份證”上貼了個更正說明,不改變產品的類別和核心性能。
(1)這類變更就涉及到產品本身的一些具體內容了,但前提是這些變化沒有改變產品的核心“身份”(類別)和基本安全性、有效性。常見的能申請變更的情況包括:
a.產品名字微調(但檢測物和預期用途沒變)。
b.包裝規格變了(比如以前10人份/盒,現在出25人份/盒)。
c.產品說明書或技術要求里一些不影響性能判斷的文字描述優化。
d.主要原材料(抗原、抗體)的供應商換了(需要證明換完后性能一致)。
e.測條件微調(比如溫育時間從30分鐘調到35分鐘)。
f.陽性判斷值或參考區間調整(但這個調整不能帶來新的、重大的臨床診斷意義)。
g.產品儲存條件或有效期延長了(需要穩定性數據支持)。
h.增加適用機型(新機器上也能用,需驗證)。
i.增加包裝規格或適用機型通常需要提供相應的分析性能評估報告。
(2)重點來了:申請這類變更,你需要向藥監局提交詳細的變更理由、研究資料(證明變更不影響安全有效)、風險分析、必要時還需要臨床評價資料(比如和變更前的產品或者同類已上市產品做對比)。藥監局的技術審評機構會重點評估你變化的部分,看它會不會對產品產生不利影響。批了之后,你會拿到一個《醫療器械注冊變更文件》,它和你的原注冊證一起用,有效期和原證一樣。你自己要根據批件修改產品技術要求、說明書和標簽。
1.先判斷變更類型:對照上面說的,看看你的變化屬于登記事項、許可事項,還是根本性的“身份”改變(需要重新分類界定)?這一步最關鍵!
2.啟動內部質量管理體系:不管哪種變更,都要按公司內部的變更控制程序走,做好記錄。這是法規的基本要求。
3.準備申請資料:
(1)登記事項變更:相對簡單,主要是證明文件(如工商變更證明、生產許可變更證明等)和申請表。
(2)許可事項變更:復雜多了。核心是參考《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申報資料要求和批準證明文件格式》(比如2021年第122號公告的附件6)里關于變更注冊的具體要求。通常需要:
a.變更情況聲明及說明(為啥變?變了啥?)。
b.證明變更不影響產品安全有效的研究資料(分析性能評估、穩定性研究等)。
c.風險分析資料。
d.必要時,臨床評價資料。
e.修訂后的產品技術要求、說明書、標簽樣稿。
f.符合性聲明等。
4.提交申請:根據產品類別(一類備案在地方市局、二類注冊在省局、三類在國家局),向相應的原注冊/備案部門提交申請。
5.藥監局處理:
a.登記事項變更:資料合格,一般10個工作日內搞定。
b.許可事項變更:進入技術審評流程,時間較長,審評機構會仔細評估你提交的資料,特別是變化部分的影響。
6.獲得批件/更新備案信息:批了就拿變更文件,自己更新技術文檔;備案變更則是藥監局網上更新信息。
關于體外診斷試劑分類界定結果能否變更,核心就一句話:分類界定結果(產品類別)本身不能直接申請變更,它是對產品特定狀態風險等級的“身份”認定。當產品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預期用途、技術原理等核心“身份”特征變化),可能影響其風險等級時,企業必須重新申請分類界定。而對于已基于原分類取得注冊證/備案憑證的產品,若發生不改變類別且風險可控的具體事項變化(如名稱、包裝規格、供應商、說明書文字、檢測條件微調等),則可以按法規要求申請注冊變更(分登記事項和許可事項)或備案變更。登記事項變更快,改的是“戶口信息”;許可事項變更審評嚴,改的是產品具體細節但保證安全有效。整個變更過程必須嚴格遵循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并依據《體外診斷試劑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及相關指導原則準備和提交資料。記住這個關鍵點:已經出具分類界定結果的產品,如果產品的預期用途、技術原理等發生重大變化或有其他注冊/備案需求,企業需重新申請分類界定。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大家在實際工作中更清晰地把準方向!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鄭州思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醫療器械產品政策與法規規事務服務,提供產品注冊備案申報代理、臨床試驗、體系建立輔導、分類界定、申請創新辦理服務。
前面文章介紹過復腫的SSU立項流程,立項通過以后就可以進行下面三步了,分別是:倫理審查申請,遺傳辦申請(如需),合同審查申請。在復腫的伊柯夫網站上,立項通過后,這三步
初次申請消字號備案,總會遇到磕磕絆絆的問題,常見的有申請流程、申請資料、申請周期等問題,本文將對申請消字號產品流程及費用簡單概述,對即將進入消毒產品行業的企業做一
醫療器械的使用壽命是指醫療器械從規劃、設計、生產、銷售、安裝調試到使用、維修、維護檢測、報廢的全過程。而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械的應用質量和安全管理在整個壽命過程中占重
NIOSH認證的申請步驟:制造商先建立完整合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制造商生產樣品送檢Nelson獲取預檢測報告、向NIOSH申請三位數的制造商編碼并對制造商資質進行評估、制造商準備申請資料
任何國家醫療器械產品出口澳大利亞,需經歷TGA注冊,以下是關于澳大利亞醫療器械注冊知識點,簡單了解一下,文中大致概括了注冊全流程,未標明細節,如有產品需要澳大利亞注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條的規定,消毒是指用化學、物理、生物的方法殺滅或者消除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在作用目的上,它是一種防病的產品,而不是
MDR 2017/745號法規附錄VIII中詳定了22條分類規則。根據器械的預期用途和其固有風險,醫療器械應分為:I、IIa、IIb和III類。"
消字號即消毒產品批準字號,根據《消毒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27號,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九的規定,消毒產品包括消毒劑、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學指示物和滅菌物品
歐盟自由銷售證明是指歐盟國家主管當局出具的自由銷售證書,全稱為Certificate of Free Sale或Free Sales Certificate,簡稱CFS或FSC。本文重點講解企業申請歐盟自由銷售證書的條件和自由銷售證
經常有朋友問什么產品無需進行臨床試驗?小編就在這簡單的說一下關于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的免臨床和臨床評價。如果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或者漏缺的,麻煩大家多多留言共同探討!"
行業資訊
知識分享
八年
醫療器械服務經驗
聯系思途,免費獲得專屬《落地解決方案》及報價
咨詢相關問題或咨詢報價,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系
思途CRO——醫療器械注冊臨床第三方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