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院內CRC的管理制度
臨床研究協調員(全稱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簡稱CRC):指經主要研究者授權,在臨床試驗中協助研究者進行非醫學性的相關事務性工作,是臨床試驗的參與者。 臨床試驗現場管理組
來源:醫療器械注冊代辦 發布日期:2025-07-25 閱讀量:次
聊一個醫療器械注冊領域里挺常見但又容易讓人犯嘀咕的問題:導管固定裝置,它到底該按第幾類醫療器械來管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里面門道不少,關系到產品上市前要走什么程序,企業得準備哪些材料。別急,咱們一步步搞清楚。
說到底,導管固定裝置的管理類別,最關鍵的核心判斷點就在于:它用的時候,會不會接觸到患者的創口?這個“創口”指的是皮膚或粘膜破損的地方,比如手術切口、穿刺點、壓瘡傷口等等,可不是指完好的皮膚表面哦。為啥這么強調接觸創口呢?因為一旦接觸到創口,就意味著這個裝置進入了人體內部環境或者接觸到了破損的組織,感染風險就大大增加了,所以監管要求自然就更嚴格。
(1)舉個例子,像那種固定在手術切口旁邊,用來固定引流管或者中心靜脈導管的貼片或者綁帶,它的一部分很可能會直接貼在傷口敷料上或者非常靠近穿刺點,這就屬于接觸創口了。
(2)反過來,有些固定裝置只是貼在遠離創口的、健康完整的皮膚上,單純為了固定一段導管(比如導尿管的一段貼在腿上,但離尿道口很遠),確保導管不移位、不拉扯,這種通常就不算接觸創口。
好,如果第一步判斷下來,這個導管固定裝置確實會接觸創口,那接下來就得看它是不是無菌提供的了。
(1)如果它是一次性使用、無菌包裝的:這種情況風險相對最高。你想啊,東西直接接觸創口,要是上面帶菌,那感染風險多大!所以這類產品國家管得最嚴,按第二類醫療器械管理。國家有明確的分類目錄,屬于“14注輸、護理和防護器械”這個大類下的“16-其他器械”里面的“08-體表器械固定裝置”,分類編碼就是 14-16-08。 您要是查查相關產品注冊證(比如粵械注準20152140728這種編號開頭的),會發現它們基本都是按二類管理的。
(2)如果它接觸創口但不是無菌提供,或者不是一次性的(理論上存在,但現實中較少):根據早期的分類界定通知(食藥監辦械管〔2014〕170號),這種情況風險稍低一些,按第一類醫療器械管理,分類編碼是6866(這是舊的編碼體系)。 不過要注意,現在新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和2024年的分類界定結果都更強調無菌提供的重要性,接觸創口的無菌產品是明確按二類管的。 所以,企業如果真要做非無菌接觸創口的產品,最好再查查最新的分類界定結果或者咨詢省局確認。
如果第一步判斷下來,這個導管固定裝置完全不接觸創口,只是固定在健康的皮膚表面。那恭喜,它的風險程度就大大降低了。按照國家的規定(食藥監辦械管〔2014〕170號通知和2024年分類界定結果),這類產品通常就不作為醫療器械管理了。
(1)比如說,有些固定在手臂或者腿部健康皮膚上,用來固定導尿管中間段或者輸液管延長管的普通貼片、夾子或者綁帶,只要確保它們遠離任何傷口或穿刺點,就屬于這一類。它們的功能更偏向于物理固定,不涉及介入體內環境。
(2)當然,即使不作為醫療器械管理,廠家也得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符合相關的產品標準(比如工業標準),只是不需要走醫療器械的注冊或備案流程了。
如果您的導管固定裝置被歸類為醫療器械(尤其是二類),那它在設計和生產上就必須滿足一系列要求了。這可不是隨便說說就行的。
(1)性能要求:比如粘貼式的,得粘得牢(持粘性、剝離強度要好),綁帶式的也得綁得穩(固定牢度要夠)。 整體外觀要平整,尺寸要合適。酸堿度不能太刺激皮膚,重金屬含量要低,要是用環氧乙烷滅菌的,殘留量也得控制好(小于10 μg/g)。最重要的,無菌產品必須確保無菌!這些都有專門的測試方法。
(2)生物相容性:接觸皮膚或者創口的東西,材料必須安全,不能引起過敏或刺激,這通常需要通過生物相容性評價(依據GB/T 16886系列標準)。
(3)包裝和標識:包裝要能保證產品在運輸儲存過程中不被污染(符合GB/T 19633.1)。標簽和說明書更要寫清楚,符合《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國家藥監局令第6號),怎么用、注意啥、禁忌啥都得寫明白。 看看市面上產品的說明書,上面注意事項、禁忌癥、滅菌方式、有效期這些都寫得挺全。
繞了一圈,咱們再捋一遍重點:想知道導管固定裝置怎么管,核心就看兩點:
1.接觸創口嗎?(是/否)
2.無菌提供嗎?(是/否)
根據這兩點的答案,對號入座:
(1)接觸創口 + 無菌提供 = 第二類醫療器械(分類編碼:14-16-08)
(2)接觸創口 + 非無菌提供 = 第一類醫療器械(早期界定,分類編碼6866;建議以最新分類界定或目錄為準)
(3)不接觸創口 = 通常不作為醫療器械管理
所以啊,企業在開發或者注冊這類產品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產品具體用在什么位置,會不會碰到傷口,打算怎么滅菌。把這兩個關鍵點弄明白了,該歸到哪一類、該走什么程序,心里就有底了。網上的資料和官方的法規文件(像食藥監辦械管〔2014〕170號、《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分類界定結果匯總、相關的產品標準等)都強調這個判斷邏輯。希望這篇大白話的解釋,能幫您把這個“分類”問題整得明明白白!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鄭州思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醫療器械產品政策與法規規事務服務,提供產品注冊備案申報代理、臨床試驗、體系建立輔導、分類界定、申請創新辦理服務。
臨床研究協調員(全稱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簡稱CRC):指經主要研究者授權,在臨床試驗中協助研究者進行非醫學性的相關事務性工作,是臨床試驗的參與者。 臨床試驗現場管理組
從事醫療器械注冊的小伙伴們可能都為同一個問題苦惱過,那就是醫療器械注冊單元的劃分。企業所設計開發出的產品,其所包含的產品范圍,是否可通過一個注冊單元完成注冊,從而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于作為CRC的我們,自認為對CRA其實已經很了解了,但是在我們工作過程有一個角色平時接觸不到,但是卻又繞不開躲不過,尤其是面對滿屏EDC query的
醫療器械的使用壽命是指醫療器械從規劃、設計、生產、銷售、安裝調試到使用、維修、維護檢測、報廢的全過程。而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械的應用質量和安全管理在整個壽命過程中占重
生物樣品分析在臨床試驗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臨床試驗研究中一個關鍵的環節,在臨床試驗過程中,CRC很多時候也會被授權參與生物樣本的管理,因此我們小伙伴們也要掌握這項
隨著醫療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長,根據市場的需求各醫療器械生產廠商需要符合國家和地區的質量體系法規越來越多,所以經常會碰到出處于不同法規或標準的一些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回顧以往的文章,自己還真的沒有寫關于CRC管理方面的心得,今天就六個方面淺談一下個人的心得體會。
剛接觸醫療器械CRO行業的小伙伴,在學習文件法規資料的同時,常看到一些英文類專業名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見的醫療器械臨床試驗專業術語......"
2019年5月31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于實施醫療器械注冊電子申報的公告(2019年第46號)》,從2019年6月24日正式實施電子申報,從11月1日起提交國家局的注冊資料都需要按照電子申報目錄
醫療器械注冊證是依照法定程序,對擬上市銷售、使用的醫療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進行評價,決定同意其銷售、使用后發放的證件,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統一制定。"
行業資訊
知識分享
八年
醫療器械服務經驗
聯系思途,免費獲得專屬《落地解決方案》及報價
咨詢相關問題或咨詢報價,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系
思途CRO——醫療器械注冊臨床第三方平臺